“賺錢第一,但不是唯一”
當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南存輝,今年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常委。3月10日下午,在政協討論會的間隙,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帶著他的11份提案、系著鮮紅色的領帶接受了記者的專訪。
南存輝
盡管南存輝創(chuàng)辦的正泰集團目前總資產已達200多億元,但他仍然常常以“農民”自居;他把成功人士比作上了樹的猴子,“千萬不能大意,只要一大意,猴子難看的紅屁股就露出來了!
生于1963年的南存輝,今年正好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。談起生意的準則,南存輝對本報記者說:“做生意要一步一步來,要遵循規(guī)律;辦企業(yè)的過程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,賺錢第一,但不是唯一!
燒好自己那壺水
今年兩會期間,南存輝帶來了厚厚一沓提案,共有11份之多,建言主題集中指向實體經濟,對國計民生的關心溢于字里行間。
把時針撥回到1984年,這一年,恰逢小平同志首次南方視察,柳傳志、張瑞敏、王石等今日的中國企業(yè)領袖,也是在這一年揚起創(chuàng)業(yè)的馬鞭,財經作家吳曉波據此將1984年定義為“中國現代公司元年”。
當時的南存輝才剛剛辦起求精開關廠(正泰集團前身),“再早一點,我還只是一名因為家境困難初中才畢業(yè)就得踏入社會的小鞋匠。”他介紹稱。
早年的艱苦歲月,恰是如今近3萬正泰人“爭創(chuàng)世界名牌、實現產業(yè)報國”共同價值觀的重要來源!叭晷扌m沒賺到什么錢,但要經常琢磨怎么把鞋修得漂亮,怎么安排先來后到的客人,同時也讓我明白了,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,必須要重視一件件平凡的小事,而且任何小事做好都很不容易!蹦洗孑x向記者如是闡述他悟出的樸素人生道理。
在修鞋過程中,他還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。當時很多溫州柳市供銷員到全國各地去招攬低壓電器業(yè)務,“我發(fā)現這個行業(yè)發(fā)展非?欤苜嶅X,而且能夠鍛煉人,于是就想辦法轉行了!
2010年1月,正泰集團旗下坐擁國內低壓電器行業(yè)產銷量頭把交椅的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市場,并成為A股首家以低壓電器為主營業(yè)務的上市公司。
幾年前,正泰集團進入光伏產業(yè),在這個充滿變數的行當里逐漸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之路。南存輝感慨,這是他創(chuàng)業(yè)三十年來“最驚心動魄”的一件事。
“最初,根據當時發(fā)展的趨勢,我們把重點放在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發(fā)上,三年前開始轉型做太陽能電站!蹦洗孑x對記者介紹說,去年全球的光伏行業(yè)普遍比較慘淡,由于我們及時調整了戰(zhàn)略,以電站投資帶動光伏產品,正泰太陽能獲得了持續(xù)穩(wěn)健增長。2012年,正泰的太陽能業(yè)務逆市盈利1.6億元,銷售突破50億元,并已成為目前國內光伏投資建設規(guī)模最大的民營企業(yè)。
從低壓電器冠軍到太陽能新軍,從輟學的修鞋匠到全國政協常委,無論角色如何轉換,南存輝鐘情的還是實業(yè)。
“跟主業(yè)不搭界的我們不做,而且我們堅持投資實業(yè)。過去十年,也受到過不少誘惑,曾經有不少人主動找我,給我資金,讓我去炒地皮、蓋房子,如果我愿意,當時甚至能拿到零成本的地。但是我自己篤信一個理念,一個人首先必須燒好自己的那壺水!辈煌谀切酚凇八拿娉鰮簟钡钠髽I(yè)家,南存輝堅守實業(yè)的理念,猶如他的領帶一樣鮮紅。
“邂逅”南懷瑾
在南存輝的精彩人生中,有一個人對他的影響舉足輕重,那就是他在《伯父南懷瑾,點化我心智》一文中沉痛緬懷的族伯、恩師、國學大師南懷瑾。
約十七年前,30多歲的南存輝第一次去香港拜訪了南懷瑾。第二天,南存輝回到溫州,收到南懷瑾的傳真:“昨晚很高興,忘了排輩分。我比你父親年長,你可稱我伯父。”
2009年12月,南懷瑾邀請南存輝聽他為期7天的修禪課,要求靜修期間不接手機、不可請假、不可會客,并言明“做不到,不要來”。而當時正泰電器正在沖刺A股上市,證監(jiān)會通知南存輝一周內到北京進行發(fā)審會答辯。
面對選擇,南存輝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。他向董事會解釋:“南老(南懷瑾)已九十高齡,他的課一旦錯過,今后恐難再有機會。假如公司錯過上市,今后還有機會!
南存輝告訴記者:“當我向證監(jiān)會相關部門申請推遲過會時,有關負責人大吃一驚——別人是排隊搶著上市,你卻申請推遲?”
對于這個令人費解的“非理性”決定,南存輝有自己的“禪悟”:一個企業(yè)的成長過程,其實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,企業(yè)的品質會伴隨企業(yè)家年齡的增長和對人生的參悟而不斷得到提升!拔液苄疫\得到過南老的教誨,他使我明白,人唯有讀書才能不斷進步!
南存輝說,做生意要一步一步來,遵循規(guī)律,總結起來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有原則,但具體交往中的非原則問題也不能太斤斤計較,即所謂外圓內方,原則是方的,而具體做事方式可以是圓的。
據正泰集團一位高管透露,南存輝曾在讀《論語》中“四十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”時有所感悟,并請教南懷瑾——“四十不惑”中的“不惑”到底是“不會惑”還是“不要惑”?南懷瑾反問南存輝:你看呢?南存輝回答,四十歲的時候,以為人生四十就不會迷惑了,但到了將近五十歲才發(fā)現,四十歲事業(yè)初成,面臨各種選擇、各種誘惑,四十不